发布时间:2025-02-22 10:33:21    次浏览
【概要】□关注世界气象日 气象专家向市民讲解自动气象观测站的观测情况本报讯“天气是如何预报的?”“人工增雨是怎么一回事?”3月22日,涪陵区气象局对外开放区气象台、气象影视中心、观测场等核心部门,向市民朋友普及气象知识,提醒市民关注气象,关爱家园,以庆祝3月23日“世界气象日”的到来。当天上午,区气象局在办公楼前放置若干宣传展板,详细介绍干旱、暴雨、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、危害等,同时组织气象专家在区气象台、气象影视中心、观测场等核心部门,为前来参观的市民讲解气象知识,普及气象防灾减灾常识。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,地面观测场上百叶箱里的温度计、雨量计、地温计、闪电定位仪以及对外开放的人工增雨设备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。“气温是怎样预测的?”“天气是如何预报的?”“人工增雨怎么一回事?”面对市民的提问,气象专家一一耐心解释。“此次活动让我们学习到不少气象知识,同时也了解到气象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。”市民姜先生说,特意带孩子来参观,就是希望他关注气象信息,懂得人与大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,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园。□小知识人工增雨是怎么一回事气象专家解释称,人工增雨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,选择合适时机,用飞机、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、碘化银、盐粉等催化剂,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,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、增加水库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,或增加发电水量等。□相关新闻广场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本报讯 3月20日,重庆市气象学会与涪陵区气象学会围绕今年“世界气象日”主题“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”,在涪陵广场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,向广大市民普及气象科学知识,提高市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。活动现场,工作人员不仅向市民发放《学气象讲科学破迷信》、《雷电科普知识宣传》等气象科普宣传资料,而且还将气象仪器搬到现场,向市民讲解风向和风速等观测知识,并回答市民的提问。“这次活动让我了解不少气象知识,让我知道晨练以日出后为好,有雾时不宜晨练,否则损害健康。”市民肖女士说,希望以后多开展类似活动,让大家学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。